《The Beatles: Eight Days A Week──走過披頭歲月》披頭四的永恆

看《The Beatles: Eight Days A Week──走過披頭歲月》,彷如見證著一個時代的誕生──一個拿著結他,以搖滾征服全球的時代。

這是自披頭四於1970年解散以後,第一部官方認可的紀錄片。紀錄片以披頭四紅極一時,四周巡迴的時期為主,並以1969年他們最後一次公開表演的天台演唱會為結。導演Ron Howard從歌迷手中蒐集的二千幾段珍貴的片段/相片,見證著了披頭四令全球著迷的年代。

看完紀錄片的第一印象不是落在那四個搖著冬菇頭,唱Twist and Shout的男孩,而是包圍在他們身邊完全著了魔的粉絲。瘋狂──幾近是對披頭四粉絲最貼切的形容。他們(主要是她們)的樣貌模糊,無論看過幾多秒,當刻記得,迅即又忘記。只是這類的臉孔,重重覆覆,不斷擠滿了幾個大銀幕。他們夾道歡迎,拿著牌子,等待披頭四的專車經過,試圖突破警方手拖手的防線;他們揮手、尖叫、掩面、流淚,衝入他們的表演場地(被保安抱走),甚至興奮得暈倒(被救護員抬走)。歌迷的瘋狂,超乎任何一個人的想像。

從這些畫面,我們頭腦上理解,卻也無法完全感受他們受歡迎的程度。對於這四個成長於利物浦的青年來說,出道不消幾年,紅極全球,是連他們也不能預計的事。隨著大銀幕,從黑白片段中,仍然滲透了歌迷的熱情。然而,導演抽離了瘋狂粉絲所營造的狂熱氣氛,而是藉著幾個訪問,借他人之口,呈現了幾件未必被人知道的事, 帶出了披頭四獨特的魅力。

當年,年僅21歲的Larry King以記者身分,貼身採訪正在美國進行巡迴演唱會的披頭四。起初,他拒絕這項工作,感覺不是味兒,甚至提出一個疑問──如果他們只是紅上三個月以後,我為什麼要花時候貼身報導他們?然而,就在那一段與他們經常待在一起的時間,他明白了。當其他人只能從電視,看著他們四人在台上忘我的演出,甚或讓人忍俊不禁的幽默細胞時,他卻看見了其他人看不見的敏感與細膩──在飛機上,John Lennon與Paul McCartney會特意關心他們的暖場嘉賓,擔心他們覺得被冷落;又,他們不知如何得知,而安慰這位在工作期間,接到母親離開消息的年輕記者。許多年後,那些被安慰、被關心的人,仍然記得當日這班大明星所做的一件小事。

披頭四溫柔,卻也堅定。1964年,當美國南部為著種族隔離政策,罵得最嚴重的時候,披頭四訂明若然政策繼續,寧願取消演唱,也不要看見黑人白人被分隔的無稽政策,而成功迫使當局讓步。歷史學者Kitty Oliver當年參與其中,讓作為黑人的她,經驗了一些從來不曾體驗,甚至那個年代不能體驗的事──黑人與白人坐在一起,不計膚色,同樣為台上的四個男孩歡呼喝采。對她來說,那是不可思議。

見微知著。披頭四敏銳,也有立場──作為音樂人,月復月,年復年的,有固定方程式地出唱片,拍電影,穿梭各地巡迴演出,早已讓他們身心疲憊,也心灰意冷。他們贏得了各人的歡呼,倒頭來卻沒有人在意他們的根本──「沒有人在聽音樂。」粉絲的瘋狂的追捧,他們並不留戀,而是在意他們的音樂。自此,他們不再進行巡演,而是在錄音室裡做回他們的本業。

《The Beatles: Eight Days A Week──走過披頭歲月》沒有談到他們如何從利物浦走到世界,卻解說了幾十年以後,為什麼他們依然在世界上佔有一個前無古人,也未必有後來者的地位。他們的永恆,不只是來自他們的經典名曲,而是那些對人對事的態度與精神,而這是超越時間的限制。於是,能夠了解何以披頭四的影響力至今不滅。

發表留言

在 WordPress.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

向上 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