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29+1》如果三十歲以後,你還只顧著自己……

《29+1》是一齣不折不扣的女人戲——單從戲名,就能見於當中的敏感與曖昧,不能大大方方談三十,反以二十九為本位,在後輕輕加上註腳,補上讓人沉重的「一」。

電影以彭秀慧自編自導自演劇場作品《29+1》為藍本,劇場從2005年開始(也是彭的三十歲),先後演出九十幾場;2016年,作品從劇場走進戲院,由彭秀慧親自執導,談到女人三十的掙扎與矛盾。

三十歲是整齣作品討論的起點,是一個(所謂青春)階段的終結,也是一個(所謂成人)階段的開始。對很多人來說,這彷彿是一條結界。一旦踏進,從前的優勢逐漸消失,不只是皮膚鬆弛新陳代謝減慢這些不爭的事實,從二字轉為三字,談的是(心態的)轉變。

若然二十多歲是探索的階段,仍有空間犯錯,三十歲的可怕,在於時間的催促。這種所謂時間的催促,不多不少是社會遺留的壓力,尤是針對的是女性——既然青春年華漸逝,也就是時候安定下來。於是,所有在上一階段仍是未知、未穩定的一切,如工作/家庭,通過這關口後,彷佛成為立刻要完成(又必定要完成)的課業。

結果,社會生出了一個接一個林若君(周秀娜),在主流價值的道路上奔馳,漸漸在工作上攀升至高位,在愛情路上也有一個穩定的伴侶,一切看似站在正軌。但是,當她稍為撥開看似受人羨慕的表皮以後,就能發現一切盡是虛空,盡是迷惘——她不如別人眼中的自己,甚至沒有想像中滿意當刻的自己,生活也沒有想像中的幸福。是以,進入選項減少的三十歲,她不知所措。

不難想像,在她迷惘之際,看見黃天樂(鄭欣宜)橫空出現,會是多麼的震撼——她(與她的朋友)一直都是主流價值下的產物,追求事業(當上公司的揸匙人),追求享受(流連高級餐廳飲紅酒),追求愛情(不能沒有男人甚至不求名份),追求外貌(皮膚白滑身材苗條)。這些價值通通無法套在黃天樂的身上,但是黃天樂人如其名,樂天知命,擁有著林若君所沒有的,打破林若君對社會的理解,原來社會還有另一種選擇。

然而,導演進一步說明,三十歲的可怕,不在於此——很多人把歲月流逝的注目點放在自己身上,一想起自己已經三十歲,就顯得手足無措,期望在不同方面抓得更緊,卻忘記了當你踏進三十的時候,身邊有些人同樣經歷歲月的殘酷。

他們在我們忽視的眼光中漸漸步入老年。若然願意理解,就能發現他/她的時間與我們的時間之間的差別,我們的一日與他們的一日不能同樣看待,總比想像中老得更快,臉上的皺紋,頭上的白髮,不聽指令的軀體,似乎都是信號。從前,他們遷就著我們,看着我們在工作,與朋友享樂,默默在家裏等待,只是這樣的日子還有幾多?恐怕沒有,至少這時間表不是掌握在我們的手裡。

《29+1》是一齣女人戲,但不只是女人戲,有很多部分談的不只是女性的迷惘,而是成長的未知(與恐懼)。二十九加一,是一個很無奈的說法,帶著一種社會的壓力,築成一種自己無法抵抗的輿論。三十歲有什麼值得害怕?說真的,其實沒有。只是電影坦白地指出,若然三十歲以後,你只把焦點放在工作護膚愛情,而忽略了更加重要的事,這才是最值得恐懼的事——何以你的生活只困囿於此?三十歲似乎是一個中途站,讓人稍為停下,誠實面對自己,把所有的攤出來,檢視自己的生命,或是繼續,從零開始——你還是有選擇的空間。三十歲,從來不是結束,不是世界末日。甚至最後,或會發現,你的三十歲沒有什麼,他/她的六十歲才是最值得你關注。

對「《29+1》如果三十歲以後,你還只顧著自己……」的一則回應

Add yours

發表留言

在 WordPress.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

向上 ↑